一、项目名称:《做一顶帽子》 二、实施背景 帽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,它可以起到遮阳、装饰和防护等作用。孩子们对帽子并不陌生,家里也有各式各样的帽子。孩子们对设计制作一顶帽子是非常感兴趣的。在本项目中,孩子们经历分组、讨论、设计、制作等过程,体验到工程设计、制作产品的流程,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 三、实施目标 科学(S):了解每种材料都有自身的特性,一种物品可以用同种材料制作,也可以用不同种材料制作。 技术(T):提高选择材料、利用工具对物品进行简单加工的能力。 工程(E):初步学会绘制设计图,包括形状、大小和长度等具体信息,并根据设计图制作帽子成品。 艺术(A):能够从造型、色彩去考虑,让帽子更具特色。 数学(M):能够准确测量头围,大致衡量帽檐和投影大小的关系。 四、具体要求 1.小组分工合作,每个小组要有队名、口号、分工表。 2.材料不限,但不能使用现成材料包。 3.帽子总长、宽、高各不能超过40cm。 4帽子遮光效果好,能明显遮挡阳光,在佩戴时不会倾斜和掉落。 5.帽子外形美观,须包含庆祝瓦市小学成立108周年的元素。 6.研究过程要经历“思考讨论—绘制设计图—制作帽子—测试性能—改进优化”这样一个不断提升和改进的过程,最后产生一个自己满意的产品。如下图:
五、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表 班级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主要指标 | 3分 | 2分 | 1分 | 自评 | 生评 | 师评 | 分工合作 | 组内分工明确,每个组员积极参与。 | 有分工,但有部分组员参与度低。 | 分工混乱,甚至没有分工,由家长代劳。 |
|
|
| 有队名、口号、分工表。 | 有队名、口号、分工表中两项。 | 有队名、口号、分工表中一项。 |
|
|
| 设计方案 | 设计有图文结合,有具体标注。 | 设计有图文结合,但较简略。 | 设计图潦草、随意。 |
|
|
| 研究过程 | 有体现研究的步骤,有清晰的照片或详细的记录。 | 有体现研究的步骤,有照片或文字记录,但不完整。 | 研究过程简略,没有照片或文字记录。 |
|
|
| 产品展示 | 所有小组成员都上台汇报,每个人都有发言,参与度高。 | 有60%成员上台汇报,团队参与度较高。 | 只有一个人上台汇报,团队参与度较低。 |
|
|
| 语言组织得非常流畅,具有逻辑性。 | 语言组织较流畅,初步具备逻辑性。 | 语言组织混乱,没有逻辑性。 |
|
|
| 总得分 |
|
|
|
产品评价表 班级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时间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评价内容 | 具体标准 | 自评 | 生评 | 师评 | 使用效果 | 帽子使用时不会倾斜或掉落,且戴着帽子能顺利行走超过5米(3分) |
|
|
| 帽子使用时不会倾斜或掉落,且戴着帽子能顺利行走5米之内(含5米)(2分) | 帽子使用时会倾斜或掉落(0分) | 防晒效果 | 帽子的影子能投影到下巴最下端(4分) |
|
|
| 帽子的影子能投影到嘴巴最下端(3分) | 帽子的影子能投影到鼻子最下端(2分) | 帽子的影子能投影到眼睛最下端(1分) | 外观造型 | 造型富有美感,有庆祝瓦市小学成立108周年元素且有创新点(3分) |
|
|
| 造型富有美感,有庆祝瓦市小学成立108周年元素(2分) | 造型较富有美感(1分) | 总得分 |
|
|
|
六、补充说明 1.测量头围的方法 测量时保持立姿或坐姿,用皮尺从前额头的发根部位量起,通过后头部隆起点以下2 cm处绕着头围一周,再加放1到2 cm测量两耳上方水平所得的头部最大维度,测量时头发也是要包含再内的,因为测量是测在戴帽子时的情况,在测量的过程中适度的拉紧卷尺,但不要让头部受到皮尺的压迫,将皮尺对的末端来看对应到的的尺度。
2.遮阳效果测试方法 人站直,将手电筒置于人前0.5米,从帽子正面斜上方50°照射,观察帽子影子在人脸上的部位。 
|